王一川,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1975年5月至1978年1月在四川乐山沐川县下乡插队。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1982年2月至1984年7月、1985年9月至1988年1月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在职),分获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研室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学位办主任、教务处处长、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第六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2016年度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任中国文联第十、十一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兼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美学、艺术批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两个结合’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创新研究”。讲授课程“艺术学原理”“美学原理”“艺术理论前沿”“艺术史学方法”等。
代表作包括《意义的瞬间生成》《修辞论美学》《中国形象诗学》《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中国现代学引论》《第二重文本》《艺术公赏力》《中国艺术心灵》《跨文化学的要素》《艺术学理论要略》《艺术史学要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