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

马秋武

学院 语言科学院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秋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获天津师范大学英语学士学位,1988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2-2008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三级教授、博导、南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语委委员、天津市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市对外汉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8-2017年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同济特聘教授、博导;2017-2021年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导。

现任《韵律语法研究》主编之一,《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刊物编委,第六届世界韵律大会主席、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专家、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五、六届副会长、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会创始理事长、音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长等职。分别开设过10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语法学》《音系学导论》《语音学概论》《生成句法理论》《优选论》《语言变化与变异》《当代音系学理论》《优选论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音系学专题研究》等。

主要从事音系学、语音学、外语教学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编译著3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其中2项在研:1)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4JHQ045),2)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4YYA003)。代表性论文有“后SPE音系学理论的发展取向”《外国语》(2001年第3期);“北京话儿化的优选论分析”《现代外语》(2003年第2期);“OT语法的可学性研究”《外国语》(2003年第5期);“‘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的优选论解释”《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再论‘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2期);“南京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候选项链理论:问题与对策”《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期);“和谐串行理论:一种带推导的优选论”《当代语言学》(2016年第3期);“汉语的词重音及其音系性质”《韵律语法研究》(第八辑);“动态语音教学:国际中文语音教学的有效手段”《汉语学习》(2024年第1期);“何为底层形式?”《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2期)等。代表性专著有《优选论与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组构》(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优选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西方音系学理论与流派》(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什么是音系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等。代表性译著有《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3月);《拼凑的裁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学做优选论》(商务印书馆,2016年10月);《词库音系学中的声调》(商务印书馆,2020年2月出版,2022年10月入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音系与句法:语音与结构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22年6月出版,2023年10月入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语调音系学》(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2年7月出版,2024年10月入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英语音系》(商务印书馆,2025年6月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