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

张浩

学院 职称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国际中文教学研究所所长

张浩,文学博士,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国际中文教学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1984-1988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士学位,1988-1991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2003 年获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1至今于北京语言大学任教,担任过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汉语学院院长、汉语学院总支书记、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期间作为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在瑞士苏黎世大学(2003-2005)、美国山姆休斯顿大学(2005-2007)、加拿大约克大学(2008-2010)任教。任《文学理论前沿》副主编,《女作家学刊》轮值主编,世界文学与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常务督导,北京邮电大学校外学术委员,国家外派教师和外派志愿者面试官和培训专家。

主要从事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研究、国际中文教材研究。开始留学生本科生课程:初级汉语综合、初级汉语口语、初级汉语听力、中级汉语阅读、高级汉语综合、走进中国:文化与社会(通识课)。讲授硕博研究生课程:国际中文案例课、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汉语语法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国际中文教育前沿、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讲授慕课:初级汉语综合(海内外选课人数超过3万)。讲授师资培训课程:为公派教师、志愿者及海外本土教师讲授培训课程《国际汉语语法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从经典案例看国际中文教师的基本功》、《国际汉字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海外文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等。

学术成果包括:

专著

1.《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3。

2.《海外汉学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

3.《汉语国际教育慕课研究》时事出版社2023。

4.《国际中文教育课程思政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

5.《国际中文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

6.《国际中文教育课程思政纲要》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

7.《汉语本科教育研究》(第三辑)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2。

8.《汉语本科教育研究》(第二辑) 时事出版社2020。

9.《阿拉伯及周边地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10.《汉语本科教育研究》(第一辑) 时事出版社2020。

11.《域外影响与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教材

1.《新标准中文·初级汉语综合教程》(第1-4册)总主编,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4)。

2.《新标准中文·中级汉语综合教程》(第1-2册)总主编,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4)。

3.《新标准中文·高级汉语综合教程》(第1-3册)总主编,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4)。

论文

在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国际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等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论文如:

1.(2024)初级汉语口语慕课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第4期。

2.(2024)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Top 10 New Words and Internet Terms in 2023,《Innovati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Volume 14。

3.(2024)基于 CiteSpace 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可视化分析《中文教学现代化研究》第6期。

4.(2023)基于欧美留学生汉字偏误研究的汉字认知与教学对策《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13辑。

5.(2023)Self-selected generation retrieval framework based on topic keyword model(EI论文)ICISE-IE 2023。

6.(2023)后疫情时代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见《国际中文教育课程思政研究》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7.(2023)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专业建设案例,见《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案例:优势专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202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与路径研究,见《汉语本科教育研究》(第3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9.(2022)国际中文本科教育40年的反思,见《国际中文教育7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0.(2022)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教育情况调研报告,见《汉语本科教育研究》(第2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1.(2021)汉语国际教育线上教学模式研究,见《汉语本科教育研究》(第1辑)北京:时事出版社。

12.(2021)论五四女作家小说的异化意识,《女作家学刊》第5期。

13.(2018)论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评的三重维度《文学理论前沿》第6期。

14.(2018)论北美汉学界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研究的批评范式《汉学研究》第4期。

15.(2017)论道家生态思想对新时期女性创作的影响《中国文化研究》第4期。

16.(2017)试论铁凝小说的苦难叙事《当代作家评论》第4期。

17.(2017)从精神分析批评走向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评《外国文学》第3期。

18.(2020)基于微信平台的“把”字句练习活动设计《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3期。

19.(2015)论“五四”女性文学的异化意识《东方学术论坛》第2期。

20.(2015)论北美汉学界中国女作家研究中的性别视角《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21.(2015)论当代女作家的文革题材小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第3期。

22.(2015)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东方学术论坛》第2期。

23.(2014)分析精神分析视阈下的残雪小说《深圳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24.(2014)论严歌苓小说“文革”叙事的嬗变《中国文化研究》第3期。

25.(2014)对铁凝小说的精神分析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4期。

26.(2014)海外汉学界丁玲研究的三种视角《汉学研究》第2期。

27.(2014)初级汉语阅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构建《东方学术论坛》第1期。

28.(2002)论王安忆小说的悲剧建构《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29.(2002)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论王安忆创作中的女性空间建构 《中国文化研究》第3期。

30.(2001)曹禺前后期剧作中的两类女性形象《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31.(2000)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中国文化研究》第2期。

研究课题

主持项目

1.2023 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课题《德语区国际中文教育与海外华文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2.2022外交部课题《大变局下国际中文教育与海外华文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3.2017 北京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北美汉学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研究》。

4.2022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层次国际汉语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5.2018 教育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6. 2023北京市高等教育本科教改创新项目《国际汉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7.2022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大纲和课程标准研发》。

8.2020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

9. 2020 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教育比较研究》子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教育教学体系比较研究》。

参与项目

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汉办规划项目等。主要如:

1.2020国家语委重大项目《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研究》。

2.2020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

3.2018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京味文化传播研究》。

4.2007国家社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模式研究》。

5.2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阿拉伯地区开展中阿人文交流的舆论环境研究》。

6.2016校级重大专项研究项目《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7.2020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

荣誉奖项

1.202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2024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9届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二等奖

3.2023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4.2020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

5.2018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6.2019北京市重点一流专业负责人(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

7.2018北京市师德先锋

8.2019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带头人(来华留学生本科育人团队)

9.2023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来华留学生汉语综合课)

10.2023北京高校首届虚拟教研室建设点(来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虚拟教研室)

11.2021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12.2008北京市精品教材

13.2024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教学名师

14.2017首届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

15.2019北京语言大学优秀教学教育成果二等奖

16.2017北京语言大学师德标兵

17.2021全球志愿者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18.2004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19.2017北京语言大学师德标兵

20.2004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1.2020全球志愿者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