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庶英,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一届、十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教育部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中文教育,主攻方向为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文教学资源研究、商务汉语与在线教育。为本科生讲授“商务汉语综合课”“商务汉语阅读课”“理解当代中国”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汉语教学研究”等课程。
出版学术专著:《聚合课程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对外汉语教材理论与实践探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商务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与方法创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等;主编大纲《商务汉语本科教学词汇大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有:来华留学课程思政:基于学科交叉的统整建构,《教育研究》2021.6;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教育教学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22.18;疫情期间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反思,《中国高等教育》2020.9;基于聚合统整的汉语在线学习资源认知模型建设,《中国远程教育》2020.4;翻转课堂“三步十环节”班级教学模式构建探索——以商务汉语翻转学习为例,《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6;基于跨学科模式的聚合课程研究——兼谈商务汉语聚合课程建设,《教育研究》2018.1;商务汉语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中国远程教育》2015.6;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的来华留学实践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15.11;来华留学生商务汉语实践教学探索,《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对外汉语教材选择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5;试析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材体系的架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商务汉语教学改革探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孔子学院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5;从朱德熙的《汉语教科书》看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2等。
主持并完成项目主要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高等学校聚合课程研究”(BIA1801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来华留学生商务汉语实践教学研究”(13YJA740045)、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面向智能学习的汉语知识图谱研究及系统设计”(23YH02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教材编写评估研究(HGJ2017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