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植,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202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3年)。北京市青年英才(2013年)。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21年)。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21年)、鲁迅研究会理事(2018年)。
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市决策咨询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独立或一作身份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奖、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奖等国家或省部级奖项12项;参与者身份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系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成员。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传播、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主讲的课程有: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鲁迅精读、中国现当代散文专题、小说精读与文学研究方法、中国现当代诗歌专题、中国现代作家选讲、日本文学关键词等。
出版专著4部(皆独著);出版译著1部(独立);主编《文化密码:中国文化教程》等中国文化教材6册;独立或一作身份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被《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红旗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讲的课程“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获评为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主讲的课程“中国现代小说精读与文学研究的方法”获评为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主讲的“鲁迅精读”课程教案获评为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案(2023年);主讲的“中国现当代散文专题”课程教案获评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2024年)。主编教材《文化密码:中国文化教程》1-2册获评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2022年),该教材同时入选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中心精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