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树宝,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访问学者,2019-20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2年7月开始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2025年1月调入北京语言大学。
主要从事文艺美学、西方文论、艺术理论、法国当代哲学的研究与翻译工作致力于推动国内影像理论研究、数智时代美学与美育研究、法国当代理论翻译与研究,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哲学动态》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专著有《影像的叛逆: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之思》,译著有《知识考古学》(福柯著,法译汉)、《意义的逻辑》(德勒兹著,法译汉)、《<荒岛>及其他文本》(德勒兹著,法译汉,合译)、《对话》(德勒兹和帕尔奈著,法译汉)、《混沌互渗》(加塔利著,法译汉)、《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理查德·沃林著,英译汉)等,主编《大学美育》《美学与美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第二届雅努斯“未来译者”称号(202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2022年)、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17年)等。兼任(全国)教育书画协会美育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